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产资讯
深圳土改后首例小产权房转正保障房扩围
发布日期:2012-08-07 15:58:40 来源: 中国经营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55913)

  《深圳市土地制度改革总体方案》获得批复已超过4个月,但“农村土地确权试点”的实质措施迟迟未出,让曾经喧闹一时的深圳小产权房确权逐渐归于平静。但在近期深圳推出的保障房创新方案中,将“包括非法建筑纳入住房保障体系”,这让市场浮想联翩。

  招安最大的小产权房

  近日有业内人士透露,深圳大鹏新区一处总建面超过10万平方米的非法建筑,可能成为深圳土改后首个被政府罚没的违法建筑,并且纳入保障房体系中。

  原本属于深圳龙岗区的大鹏新区,依山傍海,一直被称为深圳最后的乐土。就在原大鹏街道水头海鲜街旁,在一块5.3万平方米的土地上却矗立着十几栋处于烂尾状态的小高层。这片被外界誉为深圳最大的小产权房于2003年动工,2011年停工,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方米。

  “老板已经在跟政府谈了,听说政府负担拖欠的工程款,然后再改建为保障房。”这烂尾楼留守的工人老刘向记者表示。记者了解到,这个名为“泰源珠宝生态科技创意园”的建筑群,是由深圳市泰源实业有限公司、深圳市复地[简介 最新动态]置业有限公司和深圳市大鹏水头股份合作公司共同合作开发的项目。报建批复是建10余栋高3.6米的工业厂房,总建面7.9万平方米。但在施工时,建筑方擅自更改了图纸,每层层高均被加高,且一层改两层。在重新施工数月后,被大鹏查违办发现,并勒令停工。

  当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深圳小产权房开发的惯用模式。通常是脱胎于原农村村委地方股份合作公司提供土地,由外来公司负责出资运营。2003年,深圳市大鹏水头股份公司与泰源实业签订合作开发协议,社区出地,后者负责出资报建,建成后再物业分成。“原本就打算建住宅卖的,但报建下不来。于是2006年就报建工业厂房。”当地知情人士透露。这也是以往违建的惯用伎俩,在这“创意园”的施工图纸上,明显写着卧室、入户花园、餐厅等字样。没想到在改建时被政府发现查处,在2011年1月停工时,拖欠了工人近4000万的工程款。

  “我们调查取证还没有完全结束,怎么处理以及如何使用,现在还没有一个定论。”深圳大鹏新区规划土地监察队的工作人员表示。但记者了解到,7月中旬政府主导召开了这一违建的协调会议,知情人士表示,大鹏新区执法部门打算将该建筑罚没,用作政府保障性住房,从而解决施工方工程款问题。

  记者了解到,对于如何处理这一案件,深圳土地监察部门罕见地聘用了专业的律师团队,与业主方就确权细节做深入讨论。“是否赔偿原业主,赔偿多少”成为案件的焦 点。这是深圳土改处理违章建筑的首个案例,“有很强的借鉴作用,”深圳大学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表示。

  以“程序违法”为界

  在这“转正”第一案发酵之时,《深圳市住房保障制度改革创新纲要》(下称《纲要》)也进入审批程序。此次保障房创新提出部分违法建筑将纳入保障房体系,这意味着部分违建房将通过这一途径获得相应的产权。

  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深圳有着全国最庞大的违法建筑群,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2月,深圳违法建筑达37.94万栋,建筑面积高达4.05亿平方米,是深圳市总建筑面积的49.27%,占深圳市总建筑量的一半。

  这庞大的违法建筑无法确定产权,带来的后果是城市更新难以推行。资料显示,2011年深圳全市土地总面积1991平方公里,其中原农村集体用地为390平方公里,占比高达42%。土地权属上,390平方公里原农村集体用地中,合法用地仅占25%。约300平方公里的非法用地掌握在30万人原住民手里。另一方面,经过30年高强度开发,深圳可用的土地已几近枯竭。未来10年深圳可供新增建筑用地仅59平方公里。所以这300平方公里的非法用地对深圳而言无疑是最后的绿洲。

  这也是深圳土改的原动力。但这庞大的违法建筑如何确权,《纲要》给出的答案是程序违法才有可能被纳入保障房体系。所谓程序违法包括报建手续不足、加建、擅自更改违建图纸等,而那些根本没经过报建,或者报建批文一直没拿到的违法建筑则不在确权范围内。

  这一区分最大的好处,是将历史遗留的非法建筑与新近抢建的非法建筑区分开来。据了解,深圳以往的非法建筑不少都持有各种形式的报建批文,但新近修建的非法建筑由于政府加强审批或者干脆不批,绝大多数都是身无分“文”。按深圳相关规定,对于违法建筑将分别采用确认产权、依法拆除或者没收、临时使用等方式处理。《纲要》也为区别处理订立了参考标准。

  安居房实验

  除此之外,《纲要》也为深圳保障房订立了新的游戏规则。其中就规定,对于新售出的保障性住房,买受人需转让的,只能面向在册轮候家庭出售,实行所谓的内部循环、封闭运作。其由政府以限价方式进行回购,再转而出售给轮候家庭。

  按现在的游戏规则,深圳的经济适用房5年后可上市,安居房10年后可申请完整产权。《纲要》也提出未来安居房将逐步取代经适房。深圳住建局相关人士曾透露,深圳保障性住房与商品房套数的比例争取在“十二五”末由现在的25%提高到35%。其中安居型商品房的规模将占保障性住房供应总量的一半左右。

  何为安居型商品房?在官方给出的定义中,是指政府提供政策优惠,限定套型面积、销售价格和转让年限,按照规定标准,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筹集、建设,面向符合条件的家庭、单身居民配售的具有保障性质的住房。

  被称为深圳最大安居项目的中海阅景馨园近期已经达到了可售条件,这一项目由中海地产[简介 最新动态]承建,由2888套面积为65平方米及85平方米的单位组成。这是中海在去年5月拍下的项目,当时该项目的土地出让方式是“定地价、竞房价”,地价为6.2亿,含装修房价最高9000元/平方米。由中海给出了7900元/平方米的最低报价竞得。

  可见,所谓安居房接近于“双限房”具有某程度商品房的性质。如果按《纲要》规定,以后只能在内部流转,“这等于再建一个住房市场。”亚银投资首席分析师李大伟表示,关键点在于安居房的买家如何界定。

  按现有的规定,安居房申请者以家庭为单位,申请人及共同申请人均需要具有深圳户籍,或者35岁以上的单身人士;参加医疗保险累计缴费5年以上,未拥有任何形式的自有住房,且5年内未在深圳转让自有住房。

  深圳保障房创新并非“仅此而已”,7月底,深圳市政府招投标成立“深圳市保障住房标准化系列化设计研究课题组”,这一课题组据说耗资千万,目标是以保障房为切入,推进住宅产业化。

  深圳在保障房体系的一系列探讨,源自高层的期待。7月最后一天,中央政治局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时,房地产被罕见地专门强调。要求坚定不移地执行调控,增加中小户型供应,同时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调控的执行上升到政治层面的最高规格,保障房工程也将系统化、常态化。深圳在保障房上的创新也是顺势而起。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