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探访竹溪县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
发布日期:2011-07-06 16:01:40 来源: 十堰晚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59488)

    放牛娃发现摩崖石刻

    “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未得,于焉踯躅;采采皇木,入此幽谷,求之既得,奉之如玉;木既得矣,材既美矣,皇堂成矣,皇图巩矣。”这首诗不仅描述了当时营建皇宫在此采伐木材的情形,同时流露出采伐皇木(即楠木)时的徘徊、焦急的心情,及采到皇木后将其视为珍玉的激动和喜悦。
    巍峨壮观的北京故宫殿宇,天下瞩目。那么,这首诗中讲述采伐皇木的地方究竟在哪里呢?
    时间得回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当时一个放牛娃在距离故宫千里之遥、位于竹溪县鄂坪乡慈丰村的慈孝沟放牛,牛散开各自寻草吃去了,他坐在沟崖上突然发现对面崖龛上好像有字,便握住锋利的利刃向错综复杂的密布荆棘砍去,待攀爬上两丈多高的石壁,果真看到充满沧桑的石壁上刻有字迹。尽管饱经沧桑磨砺,但石壁上的字迹依然清晰秀丽。
    1983年,郧阳地区组织文物普查活动,按图索骥查得此迹。
    文物专家现场考证后,惊讶地发现,该石刻立于慈孝沟山涧之边的石壁。石壁高8米、宽8米,题刻帽高1.7米、宽1.8米。石壁上有镌诗三首,署名为“嘉靖戊午蒲月七日光化县知县福人廖希夔撰,典史华亭瞿华”。
    石刻文字竖排楷书,正文计9行共73字,字径3寸,字体圆润浑厚,刚劲有力。400多年来,荆棘杂草复掩,字迹虽受风化,仍然清晰可辨。

    故宫午门楠木采自竹溪

    上世纪80年代初,为考证皇木采伐地的真实性,当地文物工作者千里迢迢赶赴京城故宫博物院,查找相关资料,弄清了一些史实。
    据考证: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下旨修复遭火焚的故宫三大殿需要上等木材,湖广襄阳道光化(今老河口市)知县廖希夔奉旨调集数千人在刺小沟采伐楠木,取水道运京。刺小沟由此得名慈孝沟。而慈孝沟之水,出自柿河,可通木排,入堵河至汉水、长江,经京杭大运河转运至北京。廖知县交皇差返回故里,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赋诗刻于伐木处石壁上,以示后人。
    据《故宫史语》载:“故宫于1420年建成后,次年三大殿(太和、中和、保和)即被大火焚烧。修复后,在嘉靖年间复被烧……修复这座宫殿的木料,都是由四川、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等地的大山采得。”
    按照《明世宗实录》记载:“嘉靖三十七年六月辛卯,新建朝门午楼、东西角门,左右顺门,阙左右等门工完。得旨:朝门且仍前、权各大朝,各门楼各待殿成降制。嘉靖三十八年十月甲子、大玄都殿完工,十月甲午、以永寿宫工成。”采皇木是嘉靖三十七年以前的事,在题诗时已完成这项皇差。据此,推断复修故宫的宫殿,如现存午门、阙左右门、左右顺门和西六宫之一的永寿宫等处使用的部分木料采自竹溪县的慈孝沟,并核实所采木料为楠木。
    1986年,采皇木摩崖石刻被列入湖北省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随后,省政府又明确该石刻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又被确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已列入竹溪县保护性旅游开发重点项目。

    山涧幽谷藏惊世摩崖

    据《十堰文物志》记载,十堰境内已发现的石刻有丹江口市习家店镇摩崖石刻、房县大木厂镇柳林村石垭子清代摩崖石刻、竹溪县白云岩明代摩崖石刻及竹溪县鄂坪采皇木摩崖石刻等处。
    采皇木摩崖石刻,只有短短73个字,这块看似不起眼的石壁,已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日前,记者专程探访了这处著名的摩崖。从竹溪县城驱车出发,沿着弯曲的山路,不久,便来到鄂坪乡。从鄂坪电站坝顶呼啸而过,前方路段蜿蜒曲折,几近90度的急转弯不禁让人心惊肉跳。
    到了慈孝沟公路边,在当地乡镇干部指引下,顺着一条进入山沟的密林山路,步行40多分钟后,眼前豁然开朗,出现一条悠长的山谷。这就是慈孝沟。
    慈孝沟地势幽狭,两岸峭壁,水出柿河。前行数百米后,引路的向导突然停下脚步,手指着山崖右侧一片突兀的石壁:“瞧,这上面就是石刻!”循声望去,只见摩崖石刻四周古树附藤,参天蔽日,清幽静雅,画意盎然。一行行密密麻麻的石刻文字仿佛就悬于头顶。
    因山势陡立,攀爬两丈多高的石壁须攀藤附葛。摩崖石刻四处都长满1米多高的灌木和野草,石刻前只有一块仅容得下两人站立的空间。
    再看题刻,虽然历经了400多年风雨磨砺,现仍然醒目显见。字迹为阴刻楷书,布局饱满,圆润浑厚,端正俏丽。    佐证明朝皇宫建设

    竹溪县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是鄂、川、陕三省交会之处现存年代较早、发现较少、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朝摩崖石刻。那么,其遗产价值究竟何在?
    竹溪县文体局副局长、文化馆馆长熊翔指出,该石刻的核心价值在于,是反映明朝皇宫建筑建设的重要史料,也是反映十六世纪鄂西北林业的重要史料。“不仅记载了明朝嘉靖时期对皇宫的重建和嘉靖皇帝朱厚熜对明朝皇宫大殿修建的历史贡献,同时还真实记录了由汉水至长江、至大运河北上到达北京的皇木运输路线。”
    在目前的研究中,明朝嘉靖皇帝朱厚熜对紫禁城建设的贡献论述较少,没有突出朱厚熜“承上启下”的地位。专家们研究发现,为了筹款重建已毁宫殿,朱厚熜下令户、兵、工三部多方集资,还亲自更改部分宫殿的名称,下令将奉天殿改名“皇极殿”,谨身殿改名“建极殿”,华盖殿改名“中极殿”。特别是三殿重建工程于嘉靖四十一年(公元1562年)完成以后三殿没有大修。“朱厚熜是三大殿的建设终结者,因此,石刻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对于石刻的艺术价值,专家们认为,采皇木摩崖地处幽狭,林木茂盛,人迹罕至,自然环境原始古朴,风景秀丽,为一处有独特韵味的景观。石刻刻工刀法娴熟,线条老辣纯畅,精工典雅,于“刻”中极尽刀味,历史文物、书法篆刻艺术与自然幽境的结合,使得石刻倍显珍贵。
    熊翔告诉记者:“采皇木摩崖石刻的选址十分科学。即使是在山涧的丰水期,石刻也高于最高水位线3米以上,且所在位置有树木遮掩,利于保存。因此,具有科学价值。”专家们也普通认为,采皇木摩崖石刻是鄂西北先民对国家建设贡献栋梁的历史物证,也是当地目前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地点。“其社会价值在于,该石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汉水作为一条古老的文化线路的重要价值,而这条水路动脉在促进我国历史上的南北物质与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楠木难觅运输困难

    众所周知,自明朝永乐皇帝朱棣决定营建北京故宫时起,修建故宫就注定成为一场浩大的工程载入史册,为此而消耗的人力物力无以计数。
    楠木质地坚挺,不腐不蛀,遇雨有阵阵幽香,由于稀少生长缓慢,是古代最优质的木材,不少有钱人家喜用楠木打棺材。
    楠木,驰名中外的珍贵用材,主产地在我国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湖北等省,由于生长在深山密林,采伐运输十分困难。木材粗大,深山之处又没有畅通平坦的道路,大木伐倒后,通常要等待雨季到来,利用洪水将其冲出深山。然后结成木筏,由水路经运河运到北京通县的张家湾,再经半日陆路之程运至北京崇文门外的神木厂和朝阳门外的大木厂。
    要知道,一棵楠木从采伐到运至北京,一般都要3至5年的时间!
    明朝宫廷曾大量采伐“皇木”,主要是珍贵的树种楠木,现北京故宫及京城上乘古建筑多为楠木构筑。然而,早在汉朝,皇家贵族已将浙江、安徽、江西及江苏南部的金丝楠木大肆伐用,所剩无几;到了明朝,楠木只有在湖广、云贵和四川原始森林找到。
    专家们介绍,所选的楠木具有严格的标准,按照长短和围长分成不同的等级,由于好的楠木都是产于人烟稀少的险绝之地,寻找它们非常困难,采伐以后再辟出道路,经由水路辗转运到北京,整个运输过程十分艰难。

    将开辟旅游观光线路

    清朝初期以后,被誉为中国木材瑰宝的楠木已越来越少。1999年,国务院批准野生楠木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学术界定性为渐危物种。
    如今,行走在采皇木的慈孝沟遗址,昔日茂密的楠木已荡然无存,而在与此不远的竹溪县新洲乡烂泥湾村的一座山头上还存有一大片楠木林,为当时皇室采集楠木佐证。这片楠木林四季常青,每株树蔸下几乎都有清泉汩汩流出,夏天清凉彻骨,冬天则雾气缭绕。据林业部门普查核实,这片林地共存活楠木144株,高15米至40米,胸径10厘米至100厘米,占地面积约8亩。专家对最粗壮的一株三人合抱楠木判定,生长时间超过400年。
    为保护采皇木摩崖石刻,在省、市文物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竹溪县文体局聘请省古民居保护中心编制摩崖石刻保护规划方案,目前方案正在送审。
    按照利用规划目标,不久的将来将针对国内大型游客团队、本地市民开辟旅游线路。游客们从鄂坪乡水上码头出发,可沿水路观光皇木文化展示点、慈孝沟、采皇木摩崖石刻、野生楠木风景区、民俗客栈。
    不仅如此,还将结合采皇木摩崖石刻历史,整理编辑和出版历史文献资料汇编;举办采皇木摩崖石刻研究的各类学术会议,编辑出版会议学术论文集。与此同时,将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学术研讨会。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