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安徽宿州龙头培养四大产业 引领农业大市变强市
发布日期:2012-07-06 16:55:19 来源: 粮油市场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56572)

  在苏鲁豫皖的交界处,有一颗耀眼的明珠紧紧镶嵌在千里平原之上,这就是安徽省宿州市。它位于安徽省最北部,黄淮平原南端,与苏、鲁、豫3省11县接壤,史称“皖北大门,徐南形胜”。

  宿州市历史悠久,人文景观荟萃。秦汉时,这里已经成为“舟车会聚,九州通衢之地”,隋开“通济渠”遂成为“扼汴控淮,当南北冲要”的军事重镇。

  虽然历史悠久,资源丰富,但是归根结底宿州还是内陆地区的一个农业大市,经济想要大跨步地发展,宿州人还是要从农业上面寻找突破口。

  培育四大产业

  位于黄淮海平原上的宿州市拥有耕地997.79万亩,小麦常年播种面积在600万亩以上,平均亩产在400公斤以上,是个典型的农业大市。

  “宿州境内黄泛冲积土层较厚、土壤肥沃,特别适合种植小麦和玉米。另外我市平原面积达88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91%,也特别适宜农业机械化生产。”宿州市粮食局办公室主任朱庆明表示,“正因为这样,我市近年来利用资源优势,培育四大产业,推出‘4168’工程,将现代农业发展推向高潮。”“4168”工程,即:围绕粮食、畜牧、果蔬、林木四大支柱产业,建设一个国家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推进农业六大体制机制创新,构建农业八大支撑体系,明确了“三次产业联动、农科教企互动、项目支撑拉动、制度创新推动”的“四位一体”发展路子。

  在宿州人的规划中,2015年全市粮食面积将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粮食总产达到90亿斤;市级以上粮食加工龙头企业100家,粮食加工能力将提高到600万吨,其中精深加工超过40%,粮食生产产值和加工产值分别达到91亿元和320亿元。

  “宿州下辖的四县一区各有各的资源特色,萧县、灵璧县、埇桥区先后多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所以这3个县区以粮食生产加工作为主要发展方向,努力打造成为百亿粮食产业。砀山县的梨闻名全国,素有‘梨都’美誉,75万亩连片的梨树,曾载入过吉尼斯世界纪录,所以砀山县就开始在水果产业上努力发展。”朱庆明表示。

  宿州还是畜牧养殖大市,肉蛋总产常年维持在65万吨以上,畜牧业产值在112亿元以上,规模饲养比重在52%以 上,全市现有省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10家,市级畜牧产业化龙头企业52家。

  “说起畜牧产业,可能你感触不是很深,但如果提起符离集烧鸡,我想你一定听说过,仅仅在埇桥区的符离集镇上,就有烧鸡经营者数百家,每天上市烧鸡万余只,所以在宿州,畜牧产业的发展同样迅猛。”朱庆明告诉粮油市场报记者。

  龙头驱动

  “粮食产业在宿州市四大支柱产业中处于第一位,想要快速发展必须得有龙头企业的支撑。”朱庆明说。

  宿州市粮食局紧紧抓牢省政府实施的“121强龙工程”的政策机遇,精心指导帮助多种所有制、多种经营模式的企业争资金、上项目、搞技改、增规模,扶助龙头企业强筋壮骨,扩大群体,完善功能,带动产业。 “目前,我市共有规模以上粮食加工企业74家,年加工能力480万吨,固定资产35亿多元,分别比‘十五’末增加5.2倍、3.3倍和6.1倍。”宿州市粮食局局长刘洪森介绍。

  据了解,宿州市规模以上面粉加工企业61家,年制粉能力370多万吨;玉米加工企业两家,年加工能力60万吨;大米加工企业1家,年加工能力为4.5万吨。

  “皖王面粉集团资产总额3.68亿元,年加工能力达75万吨,安徽第一,全国第七;新锦丰集团拥有8家全资公司和两家控股公司,总资产5.8亿元,方便面年加工能力64亿包,产销量全国第六。”提起自己市内的两家国家级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刘洪森满脸的自豪。

  正是有了龙头企业的带动,宿州市粮食加工企业2010年完成产值100亿元,实现销售收入99.3亿元,利税3亿元 ,分别比“十五”末增加9.7倍、9.6倍和7.5倍,在全省分别提升了两位、3位和11位。面粉产量达到371万吨,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14万吨,在全省继续保持第一位,其下辖的萧县更是被安徽省粮食行业协会授予“安徽面粉第一县”的称号。

  宿州市还改建、扩建、新建一批骨干化国有粮库、粮站,总有效仓容达125万吨,比“十五”末增加35万吨,年收购粮食在100万吨左右。

  一批批加工型、购销型龙头企业的迅速崛起,既“消化”了农民手中的余粮,又铺宽了粮食产业化发展的金色大道。

  拓宽粮食产业链

  位处产业链核心的龙头企业顺时迎势,一方面把触角伸向粮食生产和收储,另一方面积极开展精深加工,使农、企在产业链拓展中都获得了良好收益。

  “6年前皖王只做面粉加工,近年来,加大了科技投入,不断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开发新产品,由传统的普通粉逐步向专用粉过渡。同时,积极繁育推广优质小麦,产业链向两头延伸。”皖王集团副总经理赵传家介绍说。

  皖王集团在萧县、灵璧县一些乡镇建立优质小麦订单基地50万亩,按市场价加价5%收购;在埇桥区支河乡建立小麦良种基地1万亩,彩色小麦特色种植基地3000亩,彩麦的微量元素含量要高于普通麦7~8个百分点。

  灵璧县荣华粮油贸易公司订单无公害水稻面积3万亩,杂粮5000亩,订单履约率均达85%以上;承租土地500亩,租期20年。银海面粉、金鸽面粉等企业还通过定向投入、订单收购等,引导优质粮生产,优化了种植结构。

  在原粮转化上,宿州市龙头企业也从原先单一的小麦加工发展到现在的玉米、稻谷等多品种加工,产品种类也由初级成品拓深至系列专用面粉、玉米淀粉、优质大米、各种挂面,以及大馍、方便面等熟食品。

  2010年,皖王集团兴建4条挂面生产线,年产挂面4万吨;5条馒头生产线,日产馒头80万个。经过产业链条的延伸,皖王集团2010年工业增加值达8.5亿元,比2006年增长51.2%。销售收入也由2006年的6.7亿元跃升到10.5亿元。

  位于埇桥区的恒丰集团除生产面粉和挂面外,又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粮食深加工循环项目,可生产谷朊粉100吨,A淀粉170吨;剩余的淀粉浆添加木薯可日产酒精400吨;废水处理能力每日5000吨,日产沼气14万~18万立方米,每小时能发电4300度;废料再生产生物有机肥;整个循环生产体系年产值可达15亿元。

  “粮食产业链条的粗壮使小麦等粮食‘转圈’以后平均‘身价’升高了40%以上。”赵传家说。

  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不断延伸,宿州市粮食加工系列产品已达300多种,有25个企业的63个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安徽名牌、省著名商标、有机食品、绿色食品及“放心粮油产品”等称号。

  宿州还将发展小麦仓储物流业,建设粮食产业园区,发展粮食现代物流,打造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为面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增添后劲。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