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山东青岛:本地海带又回来“落户”了
发布日期:2013-04-09 19:40:41 来源: 青岛晚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53297)

  近日,黄岛灵山湾龙门顶海域3000亩海带收割完毕,而即墨田横岛赭岛海域试种的海带也开始收割。记者从有关部门了解到,近20多年青岛海带养殖萎缩的局面正在得以改变,因为海藻加工业和养殖区域生态恢复的需要,海带重新大规模回到青岛养殖区,越来越多的本地海带将让市民一饱口福。

  现场捞起一条海带长达3米

  “这片种植区种植的是我们从俄罗斯引进的大A海带,现在收获上来的海带长度有3米左右,宽度有40厘米左右。”聚大洋海藻工业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灵山湾龙门顶社区海带养殖面积达到3000亩,是去年的深秋和冬季开始种植的,改变了青岛近年来没有海带规模养殖的尴尬。

  “海带适合在风浪较小的海域生长,此外还需要寻找各项海水指标比较适宜的地方,综合考虑我们选择在灵山湾龙门顶附近、距离海岸1公里远的浅海地区设置了海带养殖区。”海带捕捞队队员王世源向记者讲解了捕捞的技巧:“在养殖海域,用直径十厘米粗细的尼龙绳捆绑住篮球大小的浮漂,在海面上一排排整齐的尼龙绳上又有上百根小拇指粗的细绳随波飘荡,每根细绳上都密密麻麻地倒吊生长着将近60棵的海带。而在收获时,我们则用捞海带专用的杠子,这种木质工具一头镶嵌着铁质的弯钩,只要将它轻轻地伸入水中,就能把整片的海带勾起来,勾起来之后我们就把海带拖上甲板,横搭在船上。”

  原因

  新需求刺激规模化养殖

  “上个世纪70年代时海带养殖最火爆,那时候全国也正如火如荼地大面积推广海带养殖,由于产量太高,每斤新鲜海带的价格一度降到不到一毛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进贤告诉记者,在青岛海带养殖高峰期时,连栈桥一带都养殖了密密麻麻的海带。但产能过剩,加上市场需求、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多种原因,从80年代初以来,整个青岛地区的海带养殖业逐渐没落,虽在部分海域有小规模的海带养殖试验,但规模化的海带养殖一直没有在青岛地区重现。而从去年开始,这一局面得到了改变。除了黄岛海域海带大面积种植,在传统养殖海参、扇贝的即墨田横海域,也开始大面积试种海带。

  海带在黄岛养殖恢复的原因则主要是海藻加工的需求。聚大洋公司计划将海带加工成海藻面条、海藻饮料及海藻酒等产品,海带加工剩下的下脚料则制成海藻饲料。

  发展

  海带养殖规模还要扩大

  海带在黄岛、即墨试种成功,两地都计划大规模推广。聚大洋公司相关负责人透露,公司将把海带养殖面积扩大到6000亩,而两年后养殖面积将扩大到30000亩。

  “第一期总共搞了200亩,主要是实验性养殖,目前来讲效果非常成功。今年我们计划新增2000亩养殖面积,产量可以达到6000吨。”昨天下午,田横镇赭岛养殖基地负责人韩强告诉记者,“与现在市场上的外地海带相比,这种海带吃起来又软又鲜。”而即墨海洋与渔业局工作人员李先生介绍,田横岛海域这次海带实验成功后,即墨将在今年11月前,在田横海域10米等深线以外新增2000亩海域投放海带苗,今后新增面积将逐步达到10万亩。另外,即墨海洋与渔业局和成山集团还将共同对海带深加工,到时,市民可以吃上更多品种的海带产品。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