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产资讯
新疆沙湾县实施农村土地整治 夯实农业发展基础
发布日期:2012-10-29 17:14:37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62540)

  在陪同记者采访的路上,新疆塔城地区国土资源局局长艾山江的电话响个不停,土地整治是电话中提到最多的事儿。

  “土地整治是实现农业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和产业化的前提和基础,对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艾山江深有感触地说,“沙湾近年来之所以成为塔城地区乃至北疆片区棉花、粮油、蔬菜、林果供应基地,主要就是靠土地整治,把低产田提升为中高产田,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我们力争在3~5年内实现农业现代化,而土地整治则是其基础。”沙湾县常务副县长马福忠也如是说。

  金沟河的金秋

  提起新疆,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都是大漠戈壁。然而,从乌鲁木齐到沙湾县城这一路,却让人有种置身华北大平原之错觉。 9月底的一天,秋高气爽,风轻云淡。本报“走进新疆”采访组来到沙湾县金沟河镇宋圣宫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望不到边的棉田丰收在望,农机车穿梭田间喷洒催化剂,让棉包充分开花,十来天后就可以采摘。这里已建成国家级棉花高产创建示范片区。

  路边田地里番茄刚刚收获,秸秆堆整齐扎放在地上,等待养殖户回收,田里露出了项目区滴灌系统的观察井。“总管子在下面,支管、毛管铺到田间,西边那座泵房里是灌溉系统首部,河水和井水都能引来灌溉,先在那里沉淀、过滤,再压送到管线。”沙湾县国土资源局整理中心主任段志新介绍,“这里的自动化节水滴灌、化控填管是土地整治的关键。”

  “以前传统小地块、花花田的模式,机械都进不去,土地整治以后,原来的田拉平了埂,未利用地都可以耕种了,土地平整度、面积都得到提高。包括大型农机具在内,我们有9项先进技术在脚下这块土地得到应用。”金沟河镇镇长桑晓东高兴地说。

  “眼前看到的这块上万亩的土地,在实施土地整治后,机械化率达到95%,农民几乎可以告别传统的手工作业。”艾山江对这一地区的情况非常熟悉,眼前这位四十出头的维族兄弟,一口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他介绍,项目区按照现代农业的标准种植,包括一亩六行的高密度栽培技术,农机整地、播种、采收,测土配方施肥、化控填管技术全部应用。合作化经营实施了三年,管理采用统一施肥、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田管、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的“六统一”管理,生产力大幅提高。

  “农民非常愿意合作化,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桑晓东说,“这种模式每亩可增产70公斤~100公斤,按每公斤棉花8元算,每亩增产600多元。节水节肥每亩地能省40元~60元。按每亩地400公斤籽棉算,机采一亩180元,人工每公斤是2元钱,每亩地需要800元,这样每亩地又省600元。一增一减每亩地至少增收1200多元。”

  好处不止如此,土地整治、合作化经营后还能解放劳动力。以前是千军万马进棉田,现在这样的场景少见了。农户把地交给合作社,每年交一些管理费,再付一些农资成本,然后进厂务工,从事第三产业,老年人可以在家搞养殖。一变促万变,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带动了百姓思想观念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土地整治实现了农业的规模化种植,一些专业的农机合作社应时而生,农户不用再自己掏钱买小机具,刚好安居富民工程也启动了,生产方式的变化,让他们也消除顾虑,更乐意搬上楼住。宋圣宫村正在启动的农村集中居住项目,可以腾出500多亩土地。项目完成后,这些腾出来的土地又可重新利用起来,办企业、搞养殖或复垦。

  润土西戈壁

  种地靠水,西戈壁镇最缺的就是水。该镇位于沙湾县城南端,与天山交接,并不是真正的戈壁滩,而是一片山洪冲积区,春天冰雪融水充沛,但到了夏天庄稼最需要的时候,却没有水。“在西戈壁,土地整治的关键就是破解水情制约,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利用率来提高土地承载力。”徐江涛,西戈壁镇党委书记,父母是江苏丹阳人,属于“支边二代”,老家是江南水乡,如今要在这“西戈壁”为水想破脑袋。

  西戈壁镇耕地只占全县国土面积的7%,却为全县提供着40%的粮食,是县里名副其实的粮仓。这里坡度大、土层薄,种不了棉花等经济作物,主要种小麦玉米,比山下更费劳动力,收入也不高。

  “漫灌要是水不够浇不好,水多了就冲成了沟,肥料跟着水跑,还造成了水土流失。”

  “白天黑夜的,劳动强度特别大,种80亩地,收入也就两三万元,今年干旱,小麦只能保本。”

  “这里收入在全县是最低的,人家山下四道河子镇都开着车去种地。”

  来参加座谈会的村民代表纷纷诉苦。

  西戈壁节水滴灌在2011年还不到3000亩,仅占全镇耕地总面积的1%。以土地整治项目为依托,让粮仓富起来,是村民们最迫切的愿望。

  “和山下基本实现土地整治全覆盖的乡镇相比,我们农业生产力有十来年的差距。今年适逢新疆国土资源厅在我们西戈壁镇开展党员下基层实践活动,争取来的土地整理项目将实现所有村队全覆盖,这个机遇非常难得。”徐江涛说,“这对百姓的思想震动是前所未有的。”

  土地整治、节水滴灌,目的就是实现农业的规模化,必须进行土地互换,不然无法管理。镇上的工作人员回忆,前两年,由于个别人只顾眼前利不愿意换地,达不到规模农业的要求,土地调整成为土地整治面临的最大困难。徐江涛讲了一个小故事:2011年,为敦促各村做好土地互换工作,镇里承诺,谁先完成任务,就奖励谁三万块钱。可一年下来,奖金竟然没能发下去。

  “今年7月29日,镇上组织村民去金沟河镇,让大家到山下去看看别的镇土地互换和土地整理搞出的效果。原来计划十几个人去,后来两个大巴车没拉完,回来以后反响特别大。”观念变了,积极性就上来了,今年大家下山开了眼界,同时上八户村土地整理的项目批复了,大家才认识到,政府是说话算话的,于是都看到了希望。今年部分村组大旱,金沟河、宁家河来水小,农户着急了,都主动调整地块,要求抓紧开展土地整治。现在镇里一分钱不奖,项目给哪个村,还要看情况定标准:年内必须实现土地互换,保证公平,没有纠纷,实现规模化经营。

  目前,西戈壁镇完成上八家户村、金河畔村、西戈壁村三个村的土地置换,为年底实施土地整治项目打好基础。上八户村土地整理项目、罗家庄4000亩、庙台子3000亩、阿合德尔村克孜勒孜牧民定居点3500亩节水滴灌项目均已立项,全镇节水滴灌面积到今年年底将达3万亩。

  柳毛湾排碱治沙

  汽车在田间土道上颠簸,黄尘飞扬,采访组来到柳毛湾镇陶家庄村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区。

  土地整治,全县唯有柳毛湾镇片区需要排碱。这里早些年是一片湿地,现在地下水位仍比较高,需要排出去。含碱的地皮被推成埂子,久而久之形成了大土堆,加之又靠近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土地间有一些沙包,耕地分布错综复杂,但土地整治潜力也很大。资料显示,陶家庄项目工期从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建设规模10198亩,增加耕地1689.45亩,净增15%以上。由于土方工程大,整地成本在1700元/亩左右。

  “排水系统、滴管系统铺设好以后,土壤质量就会慢慢改良过来。整治完成后,基本上没有荒滩、荒坡、荒地,到时候就是万亩连片,一望无际的现代农业区。”沙湾县国土资源局书记祝裕刚说。

  在一片刚刚收获的打瓜田边,采访组爬上了一座长满了碱蒿子、骆驼刺的沙丘。“这个沙包有15万立方米,上面的沙子不是沙漠里的颗粒沙,它是带土壤的,只要有水,种啥长啥,城里绿化草坪的公司还专门过来拉这个沙子用。” 段志新从沙包上抓起一把沙土扬了扬。

  “本来土壤里有机肥还是比较丰富的,但黏性特别大,不适合棉花生长。我们想了个一举两得的办法,把项目区大沙包上的沙子拉出来,掺到田里改良土壤,作物就能长的好,沙包平整后又能增加耕地面积。”陶家庄村党支部书记罗宁西说。

  “这是8号系统,这是9号系统,这是主路,我们站在这个位置,电已经通过来了,接变压器就行了。”段志新指着规划图说,“我们今春把建池子的地预留出来,基本不影响今年种植。利用农闲的时间兴建13个蓄水池,棉花收完后,将开始滴灌工程的建设,明年开春就可以完成土地平整。”

  柳毛湾镇是沙湾县土地整治开展比较早且群众基础比较好的地区。据介绍,由于每年政府批的项目有限,前两年有几个村发动农户,自己筹资完成了1万多亩地的整治和滴灌设施建设,现在他们已经开始享受整治的成果。据介绍,柳毛湾村在去年秋天,整治过的土地一亩地能增产100公斤棉花。该镇因势利导,鼓励农户组建农业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合作社、林果专业合作社等各种农业经济合作社,有力地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柳毛湾镇党委书记鲁明学感慨:“土地整治像福音一样,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有利于农牧民定居、上学就医,有利于农村生态改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沙湾县正在整治的土地有7万亩,投资7000多万元,是土地整治以来最火热的一年。”祝裕刚说,“土地整治为实现节水滴灌提供了可能,水和肥的利用都提高了50%以上。这是为农业现代化铺路,提高产出率,最大程度地把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为地方二三产业发展提供动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更有信心。”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