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北京东城拟划定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适度疏解人口
发布日期:2011-11-08 16:20:13 来源: 中国网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14921)

  以周边历史文化街区为拓展,打造一条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

  据东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办公室介绍,东城区已编制完成《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控制性详细规划》,初步划定其区域范围,即北至北二环,南至南二环,西至东城区界,东以安定门内大街—交道口南大街—东黄城根北街—东黄城根南街—晨光街—南河沿大街—正义路—新革路—祈年大街南端—天坛路—天坛东路为界。

  打造五大区域贯通中轴线

  在这条历史文化传承轴上,自南向北串联了永定门、天坛、前门、正阳门、天安门广场、故宫、钟鼓楼等具有重大历史价值的文物建筑;分布着12.5片历史文化街区,共有胡同约150条,占东城区胡同总数的近三分之一。《控规》编制课题组认为,这片区域是最能体现北京古都历史风貌的地区。

  同时,从南向北,依次围绕天坛、前门、东交民巷、故宫和钟鼓楼,《控规》提出分别打造天坛文化旅游区、历史文化发展区、近代文化博览区、皇城文化核心区和创意文化体验区。希望借助上述5个片区的建设贯通北京的传统中轴线,并促进中轴线周边文保区的保护、完善与整体提升,最终推动中轴线申遗。

  人口疏解目标拟8万人内

  规划还涉及“适度疏解中轴沿线人口”。《控规》提出,将结合危楼改造、平房院落解危排险以及重点区域升级改造,加强钟鼓楼周边、天坛周边、景山地区、北锣鼓巷地区、金鱼池西等重点区域的人口疏解;严控高密度住宅项目建设,防止出现因二次改造带来疏解搬迁区域的人口再聚集。

  力争到2030年,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的人口规模控制在拟8万人以内。

  部分腾退院落建公共服务设施

  《控规》提出,将研究制定旧城居民外迁后腾退用地和房屋的使用管理政策,探索利用部分已腾退四合院、文物建筑等载体资源,规划建设文体活动中心,养老服务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

  按照疏解人口比例,优化中轴沿线公共服务设施配备,向安置区域配套转移旧城内的教育、医疗等各项优质公共资源,更好地满足外迁居民对优质公共服务资源的需求。

  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的规划目标将用20年(2011年至2030年)来完成。目前,该《控规》还是审议稿,需经过政治协商、论证修改等环节,才会提交东城区政府和区委进行决策。

  ■ 对话

  “对旧城人口不是拆迁是疏解”

  东城区常务副区长徐熙表示,人口疏解后受保护院落大部分将作为公共服务性质或公益性质使用

  近日,东城区常务副区长徐熙就中轴线保护、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的建设规划等问题接受记者采访。他表示,中轴线的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但最急迫的是先做好保护与修缮;文保区内人口疏解后,将更多地发展公共服务项目。

  新京报:东城对中轴线的保护和发展有没有整体规划?

  徐熙:东城区将按照中轴线文化保护规划,北部以皇城为核心,整治钟鼓楼周边环境,重点打造皇家文化;中部以天安门广场为核心,提升长安街至前三门大街的环境水平,打造融合南北的纽带;南部以前门历史文化展示区为核心,重点打造城南文化,并加快永外商务区的建设,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链。

  新京报:历史文化传承发展轴划定后,首先启动的工作会是什么?

  徐熙:现在,修缮和保护是东城最主要的任务。今年,国家和市委市政府对故宫、天坛、地坛都进行了保护,东城区也在故宫、天坛周边的环境提升做了很多工作,争取让这些古建筑四周形成完整的绿化带。正在加快天坛周边简易楼的腾退改造,逐步推动天坛医院、北京口腔医院等单位的搬迁,天坛要逐步把周边的建筑恢复成绿地。

  新京报:保护与发展并进,是不是意味着中轴线上更多的居民将被拆迁?

  徐熙:我们现在用的词是“疏解”,而不是“拆迁”。旧城人口疏解,也是保护历史文化的必要举措。比如,历史上一个王爷住的四合院,现在有30多户人在里面住着,原先的回廊没有了,花坛也被占用了,30多户居民的生活状态也很差。 因此,我们通过疏解居民、稀释文保区内的人口,恢复回廊和花坛,一方面让外界游客进来,另一方面,我们在朝阳、通州找了几块地,建保障房,用更宽敞的居住环境安置疏解出来的居民。

  新京报:最近东城区政府与北控集团合作筹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基金,计划筹集社会资本参与中轴线保护与发展。社会资本参与,为确保盈利,会不会在文保区内发展过多的商业项目?

  徐熙:这个请媒体和市民共同关注,通过与企业、社会资本的合作,我们将在文保区内更多地发展公共服务项目。人口疏解后,受保护的院落大部分将作为公共服务性质或公益性质使用,让普通群众也可以享受到中轴线保护性发展的文化成果。

  ■ 个案

  胡同工厂不乱改创意保护旧厂房

  藏经馆胡同17号,灰色的后现代风格建筑,置身于曲折的胡同和四合院民居中。

  艺术范儿的年轻人从遛狗的大妈和大爷的棋摊中穿过,走进旧楼房改造的开放式办公区,推开二层木棱的窗,就能看到老房子的灰瓦屋脊,听到从远处胡同里氤氲而来的京腔京调,设计的灵感油然而生。

  这里是胡同里的一间创意文化“工厂”——嘉诚·印象,已吸引了14家文化创意企业入住。藏经馆胡同毗邻雍和宫,就在文保区内,为了做到与胡同和历史风貌相协调,嘉诚·印象的运营负责人甄军说,在装修时,“小到一片水池,大到一根廊柱,能保留的都尽量保留”。

  在东四北大街板桥南巷7号院,胡同里的老人民美术印刷厂已经“腾笼换鸟”,成为了建筑、设计、影像等系列产业的创意聚集区。原来印刷厂的纸库,保留了原有的房顶和原木廊柱,甚至没有装饰,摆上一样的原木储物架,变身“有机食材创意工坊”。而脚下的一片五六米见方的地儿,却是空的,通明的玻璃地板下,原来是吴裕泰老宅的地基。

  据人美厂的老厂长张光辉介绍,几十年前厂子里的老物件不仅保留完好,还与创意企业融为一体。以前放置印刷机的大车间里,一台低压开关镶上玻璃,变身影像设计公司的茶几;以前的烟囱,被简单装饰后装上灯管,变成了创意吊灯。

  目前,从北二环至平安大街一带,以胡同里的旧厂房、闲置小楼和四合院为载体,已有数十片胡同里的文化创意工厂,吸引了500多家科技类文化企业入住办公,其中就有北广传媒、光线传媒、当当网等知名企业。

  “胡同工厂”的操盘手——雍和园管委会负责人表示,可持续的文化生态是维系古都风貌、恢复旧城活力的关键。消极地保存现状或生硬的复原过去,都无法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改善空间环境、更新产业功能才能留住城市文脉的“根”与“魂”。

  最近,雍和园管委会正在争取资金,给文保核心区的藏经馆胡同和青龙胡同“洗洗脸”,为胡同的居民和“创意工厂”提供更完善的交通环境和市容配套设施。

  ■ 举措

  复建中轴线重要元素

  东城区政府提出,逐步完成永定门箭楼、瓮城复建及前门有轨电车南延至永定门工程;修复玉河、三里河等水系景观,实施中轴文化景观重塑工程,启动前门月亮湾景观建设和燕墩遗址公园建设工程,逐步构建北京古都中轴线空间景观。

  拆违建改善步行环境

  东城区计划启动并推进钟鼓楼周边、景山东片区、天坛周边等区域违章建筑拆除、步行环境改善、胡同环境优化等整治工程,保护中轴区域人文风貌。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