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甘肃定西建设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
发布日期:2011-10-17 21:36:57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46305)

  曾是“苦瘠甲于天下”的甘肃定西,如何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不懈地进行水土保持,修复生态,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发展之路?9月下旬,记者在蹲点调研中与定西市安定区副区长贾文举进行了对话。

  记者:安定区在实施生态治理前,生态恶化到什么程度?

  贾文举:安定区真正意义上的综合治理是从1983年开始的,有两句民谣足以说明问题,一句是“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十年有九旱,岁岁人发愁”;另一句是“全天两顿粥,三代一张被,草皮作燃料,洪水解饥渴”。安定区气候十年九旱,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人均可利用水资源仅为80立方米,是全省的十六分之一,是全国的三十分之一。同时,境内水土流失面积达330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91%。长期以来,全区人民为了生存,过度毁林、放牧、烧灰、开荒、铲草皮,致使生态环境陷入“越穷—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全区大部分农民长期陷入缺水喝、缺衣穿、缺房住和吃粮靠供应、喝水靠拉运、花钱靠救济的“三缺”、“三靠”境地。

  记者:安定区的生态修复是从小流域治理开始的,在治理中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和阶段?

  贾文举:改革开放以来,安定区始终把控制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生态经济作为增强发展后劲的一项战略性举措,大力推进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经历了三个创业阶段:

  起步探索阶段是在上世纪50年代初到80年代初。大坪村在全区率先实现了梯田化,总结出了“因地就势、合理规划,埂线水平、埂坎坚硬,田面平整、宽度适中,死土搬家、活土还原”的梯田建设经验,成为全省农业战线依靠水土保持解决温饱的先进典型。

  稳步发展阶段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末。1983年以来,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全面进入了以小流域为单元,统筹规划、对位配置、集中连片、综合治理的全新发展时期,先后有123条小流域被列入重点防治工程项目,并通过了国家验收。这一阶段,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80平方公里,兴修梯田64万亩,建成水保治沟骨干坝37座,水土流失控制率达到了60%以上。创立了“山顶造林戴帽子、山坡种草披褂子、山腰梯田系带子、山下建棚穿裙子、沟底打坝穿靴子”的治理模式。

  创新提升阶段是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1997年,安定区提出了“水保立县(区)”的发展战略,使水土保持工作实现了“五个转变”:由以小流域为单元向大示范区建设转变,由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并重转变,由人工治理为主向预防保护和生态修复为主转变,由注重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坝系工程转变,由水保部门独家治理向全社会参与转变,初步走出了一条西部欠发达地区改善生态脱贫致富的安定特色发展之路。

  记者:安定区的生态治理取得了什么样的效果?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什么促进作用?

  贾文举:梯田建设铺就了百姓脱贫致富路子。截至2010年,全区累计兴修水平梯田172万亩,农村人均4.5亩。综合治理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双赢。截至2010年底,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378平方公里,治理程度71.9%,林草覆盖率34.9%。水土流失治理与水保产业开发相得益彰,水保产业年产值达5.9亿多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2年的28.3元提高到2696元,增长95.3倍;农村贫困人口由23万人大幅下降到4.37万人。

  另外,水保产业支撑了县域经济快速发展。如马铃薯种植面积连年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量稳定在130万吨左右,年均外销鲜薯50万吨以上,加工能力20万吨以上。另外,劳务产业和现代旱作高效农业都取得良好的发展。可以说,保水土、保生态就是保发展。

  记者:安定区在未来还将采取哪些措施巩固生态治理成果?

  贾文举:安定区目前尚有30多万亩坡地需改修梯田,有20多万亩低标准梯田需要改造提升;大多数小流域治理的标准和恢复植被的能力还较低;大量的沟道治理以及已建淤地坝的除险加固任务还相当艰巨。

  今后,我们将按照“改造提升创精品、组装配套抓整合、调整结构兴产业、保粮增收惠民生”的思路,坚持“水保立区”战略不动摇,按照“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理念,以项目建设为载体,着力抓好坡耕地整治、小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三大工程,大力提升水保科研、防汛安全、预防监督、生态补偿、行业管理五项能力,注重生态优先,着眼改善民生,建设集综合治理、综合开发、绿化美化、科研推广为一体的高质量、高标准、高科技、高效益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区。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