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明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9月修缮 220余年来属首次
发布日期:2011-06-03 12:37:50 来源: 北京日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53060)

    220余年来首次大修

  最后一座危陵明裕陵9月开始修缮

  明十三陵最后一座危陵——裕陵将于今年9月启动修缮。这是220余年来裕陵的首次大修。与以往的明陵修缮不同,此次裕陵的祾恩门修缮将同时展现明清两个朝代的建筑规制,最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

  裕陵位于天寿山西峰石门山南麓,建于1464年,是明朝第六位皇帝英宗朱祁镇和皇后钱氏、周氏的合葬陵寝。

  “上次大修还是在清朝乾隆年间。”参与制订修缮设计方案的北京市古代建筑研究所所长韩扬介绍,清乾隆50年至52年(1785至1787年)曾对明十三陵进行修葺,其中也包括裕陵。不过经过220多年的风雨飘摇,地上建筑物破损已相当严重。

  这次修缮主要对地面主体建筑,如明楼、宝城、陵墙、祾恩门、月台、三座门等进行抢险加固。修缮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不会对原有陵寝整修一新,“修缮完毕后依然是一座残陵。”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在祾恩门的修缮上将有所创新。“过去,抢险修缮基本上是按照明代的建筑规制。这次裕陵的祾恩门修缮,将把明、清两代的建筑规制同时展示出来。”韩扬说。

  原来,裕陵祾恩门在清乾隆年间修缮时,被“拆大改小”,缩小了尺寸。再建祾恩门的台基架在原有的明代台基之上,呈叠压之势。目前台基上除了两堵破败的山墙外,其它建筑已荡然无存。

  “这种情况下,是按照明代的建筑规制进行修缮,还是按照清代缩小了的建筑规制修缮,这个问题早在2002年修缮德陵的时候,就有过争论。”据十三陵特区办事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德陵祾恩门的保存状况和现在的裕陵情况差不多,当时在制订修缮方案时,有的专家认为应该按照明朝的规制复建,因为这样更忠实于历史原貌。有的专家认为应当按照清朝的规制复建,同时保留明朝的座基,因为清代改建祾恩门对后人来说也是一段历史。最终,德陵祾恩门修缮采取了后一种形式。

  此次裕陵修缮,采取的则是另一种崭新的保护形式。“简单说,就是‘明代的壳,清代的芯’。”韩扬介绍,所谓“明代的壳”,就是在明朝台基座上按照明代风格,建一座木结构、歇山式的宫殿式大门;清代的台基保护在其中,并依照台基上的柱网分布以及残墙,修建清代建筑规制的祾恩门。

  “严格来说,这种修缮方式不是修复,也不是重建,而是对建筑历史遗存的另一种展示方式,目的是更大限度保留历史信息。”韩扬表示。

  据了解,裕陵是1982年以来十三陵修缮的第10座皇陵,已进行过修缮的陵寝包括长陵、昭陵、思陵、德陵、庆陵、康陵、泰陵、献陵和茂陵。裕陵是明十三陵的最后一座危陵,抢险完毕后,明十三陵的大规模修缮将告一段落。

  相关新闻

  茂陵修缮完毕 专家学者预约参观

  明十三陵中的茂陵经过近两年的修缮,已于近日竣工。十三陵特区办事处主任张勇昨天表示,和此前修缮完毕的陵寝一样,茂陵将实行封闭式管理,暂不对游客开放。但是专家学者可以提前预约参观。

  张勇介绍,目前,除了长陵、定陵、昭陵以及神路对游客开放外,其余陵寝修缮后都实行封闭式管理,不向普通游客开放。但出于学术研究的需要,可向文物、古建等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学术团队适度开放。专家学者到已修复陵寝参观,一要提前预约,二不能对修缮后的陵寝造成破坏。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