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旅游资讯
劳动妇女的创作--神农架民间刺绣
发布日期:2010-07-23 01:46:22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448572)

  民间刺绣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从出土的汉代文物中,就发现很多挑花刺绣品,说明早在汉代以前,刺绣已在我国流行。   挑花,是用针和线在布丝经纬之间有规律地穿搭成“×”状,俗称十字锈针法。早在远古时代,我们的祖先在缝连兽皮时,就已经形成了“×”状的针法。人们在长期的劳动和生活中,不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逐步形成了独特的刺绣艺术。   神农架地处偏僻深山,长期以来处于原始封闭状态,与外地往来不多,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神农架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   神农架出自农村妇女之手的并保存了半个世纪的民间刺绣品,主要有日常用的枕巾、手帕、头巾、鞋垫、烟袋、围腰等。这些绣品非名贵布料而作,它是用比较粗简的各色布料,用多种色线按照图案巧妙地配色刺绣而成,其色调具有浓而不重、艳而不俗、繁而不乱的艺术效果。 民间刺绣的内容多取材于民间故事。如《一团和气》:一个圆脸圆身的胖子居中而坐,神情温和,传说此人做生意“手气”极佳,六月卖帽,即下大雪;腊月卖扇,便热似酷暑。因此人们将他视为“吉祥如意”之神长留民间,为的是“和气生财”、“买卖顺手”。   那《老鼠嫁女》是对老鼠人格化的夸张的描绘。老鼠抬着花轿,吹吹打打的热闹情景,饱含童话般的意境。   美妙的神话故事,往往是艺术创作的源泉,如《嫦娥奔月》就是一则流传已久的动人故事。嫦娥,是一个纯洁无瑕的女子.而更多的劳动妇女创作的刺绣作品,却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而设计、制作的。如在枕顶上绣个《吉庆有鱼》、《蝶恋花》,在头巾上绣个《丹凤朝阳》、《双狮驮柱》等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图案,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民间艺术品之所以能激起人们去欣赏,是因为它孕育了原始意味的饱含生命力的美感,再现了人类朴实的感情。 劳动人民的一生,随时随地都在追求美的享受。婴儿出世,乡邻好友往往要送礼祝福,其礼品多为出自劳动妇女之手的刺绣品。尤其是姑娘出嫁时,从头巾、衣裙直至脚下的鞋袜,可谓全身都是艺术品。琳琅满目的床上用品,更是一个美丽的艺术天地,这些绣品,多是姑娘亲手劳动的成果。在决定的自己的终身大事之后,姑娘们要忙着为自己准备新婚嫁妆。“刺绣五彩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唐代诗人杜甫的诗句,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情景。幅幅图案,凝结着姑娘美好的心愿,千针万线倾注着姑娘的全部感情。“谁家闺女好,绣工见分晓。”风格粗犷淳朴的绣品充分显示了姑娘的心灵手巧。在神农架这种习俗一直保留至今。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