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贵州煤矿重组调查:800煤矿命悬 矿主担心补偿价
发布日期:2011-07-22 11:55:29 来源: 中国企业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06343)

  7月20日一早起床,郭勇就抱着资料去见投资商,他准备把一个探矿手续转让出去。 

  郭勇是贵州纳雍人,准备在盘县开办一个煤矿。2011年5月中旬,贵州省启动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按照相关要求:坚持以强并弱、以优并劣、以大并小相结合等原则,到2013年底,全省1000多个将变成200个以内的煤矿企业集团。 

  这是继山西省出台大力整合煤矿资源政策后,又一省级政府所推出的重大举措。让郭勇进退两难的是:如果不出手探矿权手续,完成探矿后就得投资生产,但他又没有大量的资金。要出手,却又不舍得。 

  此次改革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指导意见》,由贵州省能源局起草下发后,贵州省办公厅又进行转发。事实上,早在2005年,贵州就多次进行煤矿整治, 2005年度第一阶段关闭了346个,2006年下半年到2007年6月底在煤矿整顿关闭攻坚战第二阶段,贵州省关闭煤矿425个。 

  煤矿重组,可视为贵州煤炭资源改革历史以来力度最大的一次。 

  煤矿命悬 

  贵州号称“西南煤海”,是我国南方最大的产煤省区,也是煤炭输出主要省份之一。煤炭资源分布广泛,在全省88个县(市、区)中,产煤县有74个,含煤面积约7万平方公里。据该省能源局数据,其煤矿预测储量(可靠级)约有864亿吨,居全国第5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 

  目前贵州有各类煤矿企业、矿井1660处,总设计规模31539万吨/年,其中30万吨/年规模以上的623处,产能23993万吨/年,占煤矿总产能的76.1%,2010年全省原煤产量为1.5亿吨。 

  “十一五”期间,贵州省通过引进国内59家大中型煤炭企业参与资源整合、上大压小、加强技术改造等措施,煤矿企业数目大幅减少,与2005年相比,去年底该省的煤矿个数减少了678个,平均单井生产能力由5.04万吨提高到19万吨。 

  但总体来看,由于受地质构造、交通运输和管理体制等因素影响,贵州省煤矿企业“多、小、散”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大矿建设相对滞后,对资源综合利用和安全生产等都造成一定影响,制约了煤炭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据贵州省煤矿安全监察局数据:目前,该省产能超过120万吨的大型矿井仅18对,在30万吨到120万吨的中型矿井也只有70对,规模以下的小煤矿占到全省煤矿个数的95%、产能的76%。由于小煤矿采掘等技术装备水平较低,工艺比较落后,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付京说,贵州小煤矿多,煤矿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是贵州煤炭资源开采中的突出问题。加强煤矿在资金、技术、人才上的整合,大幅提高煤矿的年设计生产能力,是贵州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保障。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要求和贵州省安排,2010年12月31日以前,贵州省年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全部进行关闭,2012年以前,除个别煤层较薄地区以外,贵州年设计生产能力9万吨以下的小煤矿也将全部关闭。 

  在此背景下,贵州省今年5月6日召开了全省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工作会议,要求进一步加快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坚持政府引导、政策鼓励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坚持以强并弱、以优并劣、以大并小相结合等多个原则。 

  此次改革的目的是,通过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企业数量,特别是减少小煤矿数量,扩大企业规模,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程度,提升煤矿整体开发水平。到2013年底,全省煤矿企业集团控制在200个以内。 

  这意味着,大量煤矿将被兼并,甚至面临关闭可能。 

  按照贵州省能源局的设计,各个地区的要求也不完全一致:其中,铜仁地区、黔东南自治州、黔南自治州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集团规模不低于80万吨/年;贵阳市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集团规模不低于100万吨/年;遵义市、安顺市、黔西南自治州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集团规模不低于150万吨/年;六盘水市、毕节地区兼并重组后的煤矿企业集团规模不低于200万吨/年。 

  为何出现差异?贵州省能源局煤炭处一位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因为各地煤炭储藏状态不一样,有的地方煤层比较高,有的地方比较矮,开采难度不一样”。 

  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形成一个年生产能力5000万吨特大型煤炭旗舰企业集团,2个年生产能力3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3个年生产能力1000万吨级以上,10个产量5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使年产量500万吨级以上的煤炭企业集团控股生产的煤炭产量达到全省煤炭总产量的60%以上。小型煤矿采煤机械化和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2013年底分别达到45%和70%以上,到2015年底分别达到55%和80%以上。2015年全省煤炭产能3.0亿吨、原煤产量2.5亿吨。 

  根据官方发布的数据,到2013年底,贵州省民营煤炭企业生产规模将达到1.8亿吨,原煤产量1.6亿吨。民营煤炭企业累计完成投资将达到650亿元,实现总产值800亿元。 

  6月2日,贵州省省长赵克志在全省安全生产工作会上指出,要突出重点,抓紧推进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压缩煤矿数量,控制煤炭产量。

  安全事故压力 

  据了解,近年来贵州省新建了不少大煤矿,但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以下的小煤矿占全省煤矿总数的比例仍超过80%,产量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70%以上。小煤矿数量众多且安全生产基础薄弱,是贵州煤矿事故高发、多发、频发的重要原因。为切实加强全省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防止重特大事故发生,贵州省在去年年底依法关闭了515个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小煤矿。 

  有分析人士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此次煤矿重组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压力。这一观点得到贵州省能源局煤炭处处长兰海平的认同,他告诉记者:最近贵州矿难频发,1056口煤井已经停产,同时配合兼并和整合工作的开展。 

  7月2日,贵州黔南自治州平塘县牛棚煤矿透水事故经过14天救援,除两名遇难人员遗体经水浸泡漂浮上来被发现,其他被困21人均下落不明。当地政府部门将对牛棚煤矿进行封闭,等到枯水季节后再作考虑。 

  而在此之前的5月29日9时,贵阳市金阳新区朱昌镇富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已确认有12名煤矿工人被困井下。3月12日,贵州盘县松河乡新成煤业四采区发生瓦斯爆炸,13人遇难,6人失踪。 

  贵州省是煤矿安全事故高发省份,2010年8月至10月,贵州省煤矿生产安全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连续“双升”。不得不开展以预防煤矿事故为主的“攻坚战”,迅速扭转了煤矿事故频发、高发态势和被动局面,实现了全年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同年11月9日至12月31日,全省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54%和54.5%,正因为11、12月份实现了大幅度“双下降”, 2010年贵州省各类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了8.9%和11.1%。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9.9%和10.6%。连续第七个年度实现安全生产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降”目标,首次把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2000人以内。 

  “抓安全生产工作就要像拧‘螺丝帽’一样,一圈一圈拧紧,绝不能放松”,省委书记栗战书告诫各市(地、州)政府和省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工作一刻也不能放松,绝不能以牺牲人民的生命财产为代价来换取短期、局部的发展,要严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 

  副省长孙国强说,到2013年,贵州省小煤矿数量压减到800处,2015年控制在650个左右。到2015年,煤炭百万吨死亡率达到1左右。煤矿安全生产形势实现明显好转。 

  目前,贵州省先后出台了50多个行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已累计公告关闭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1180对。有效推进了大煤矿兼并重组、托管、帮扶小煤矿产业体系建设。加大了对危险路段、事故多发点段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治理力度,与四川省、重庆市、广西壮族自治区建立了道路交通安全联动工作制度,加强了区域性预防道路交通事故联动协作。 

  2010年,全省共发生100起较大煤矿事故,均按规定程序进行了严肃查处,共处理责任人896人,其中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100人。 

  观望与分羹 

  按照《指导意见》,其煤矿的兼并重组方式是,以市(州、地)和有关县(市、区)为单位,以资源为基础,以资产为纽带,通过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减少企业数量,鼓励各种所有制煤矿企业以及电力、冶金、化工等工业企业以产权为纽带、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参与兼并重组。 

  贵州省能源局还对兼并重组主体进行了明确: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支持具有经济、技术和管理优势的企业兼并重组落后企业,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鼓励优势企业强强联合,鼓励煤、电、化、运一体化经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努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兼并重组企业应在被兼并企业注册地设立子公司。 

  兰海平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无论私营还是国有,都可以参与兼并重组。所以,外界猜疑的“国进民退”并不存在。 

  在政策推动之下,众多企业寄望分羹。 

  4月22日,有媒体报道,中天城投公司将出资4亿元设立一家合资公司参与贵州煤炭资源整合事宜。随后,中天城投对外宣布,煤炭资源整合是公司“十二五”时期的长期目标,短期并无实质动作。 

  中天城投有关人士表示,“公司威宁疙瘩营煤矿和赫章野马川煤矿正在加速勘探过程当中,到目前为止尚未完成勘探工作也未获得采矿权证,今年年内进入开采阶段较难。公司会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在矿业方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发展。但近期公司将收购煤矿一事,并不属实。” 

  最新的消息是,中天城投准备重金投入新能源项目。是否大量收购煤矿,将拭目以待。 

  6月上旬,粤宏远大股东宏远集团就两次出手增持上市公司股票。民族证券一位不愿署名的研究员表示,粤宏远作为一家以地产为主业的上市公司,在地产行业遭遇宏观调控之时,其“副业”煤炭业务却成了市场一直关注的焦点,不排除粤宏远对贵州煤炭有所企图。 

  其实,粤宏远曾明确表示要大举进军煤炭行业,且两度在贵州省威宁县收购煤矿企业。在2010年年报中,粤宏远称,未来公司在保持现有煤矿生产安全稳定的情况下,将逐步扩大生产和投资的规模,把握行业发展机遇。 

  贵州一位市场人士说,“包括盘江股份、赤天化、黔源电力等本土企业以及*ST四维都在盯着煤炭整合的动态。”5月,*ST四维将注册地迁到贵州,有关人士认为,“其目的主要是为了煤炭资源。” 

  部分上市公司已明确表态将参与贵州省煤炭资源整合。6月8日,*ST四维向股东大会递交一份临时提案,拟对旗下矿业投资公司增资,达到整合贵州煤矿的目的。此前的4月21日,中天城投也公告称,拟出资与贵州联和能源清洁燃料有限公司共同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负责对贵州省煤炭生产企业、所涉矿区的并购、重组、整合、勘探、开采、深加工等。 

  对此,贵州省能源局一位官员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尚未收到这些公司的上报资料。“而且并不是有钱就可以参加煤矿兼并和重组的,我们还要考察对方是不是有开采煤矿的经验等多方因素”。

  挑战重重 

  目前对多数煤矿来说,面临着重组的压力,其中,要么被兼并,要么,扩大再生产。 

  由于组建企业集团投资需要10亿—20亿元以上,资金的需求量会很大,光靠企业很难办到。为改善贵州中小煤矿企业信贷环境、缓解部分中小煤矿企业融资难问题,实现加快推进贵州中小煤矿整合技改进程和安全生产保障的目标,在贵州省能源局的发起下,5月10日,贵州省政府已经批准成立贵州省能源担保有限公司。 

  该公司注册资本首期为3亿元,二期将增至10亿元,由贵州盘江化工厂、贵州省煤矿设计研究院、新希望集团、江西省煤炭集团、山东肥城矿业集团等共同投资组建。 

  据了解,贵州省能源担保公司成立后,将主要开展煤矿企业项目融资贷款担保、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企业综合授信贷款担保、诉讼保全担保以及企业重组、转让、兼并、托管及策划和咨询等中介服务。 

  《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贵州有很多煤矿,从投资煤矿到现在,产量从9万吨到15万吨,再增加到30万吨不断升级,矿老板也不断投资,此次整改就是企业的更高一道坎。 

  重组过程中,矿主最为担心的就是价格。对此,贵州省能源局的《指导意见》也有考虑,兼并过程中要坚持依法操作与体制机制创新相结合,坚持减少煤炭开发主体与维护企业职工和投资者合法权益相结合。但是众多矿主对此表示担忧。 

  贵州浙江总商会副会长、毕节水箐镇阿拉寨煤矿总经理叶志密说,总觉得企业的发展变化老追不上政策的步伐。身边20多个陆续投资煤矿的外来投资者,大部分没通过验收合格,一投就整改,不停地在调整。 

  根据已公布的贵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补偿参考标准,被兼并重组的煤矿为生产矿井的,按其设计规模吨煤投资补偿可按不低于300元的标准执行。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补偿标准既可按双方达成的收购价款执行,也可按双方认可的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煤炭企业评估的价值参考执行。如被兼并重组生产矿井已缴纳采矿权价款的,兼并重组企业集团应支付其已缴纳的采矿权价款,并再按已缴纳采矿权价款的30%给予补偿。被兼并重组煤矿为在建矿井的,按其实际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给予补偿,并再支付其实际发生的基本建设投资额的50%给予补偿。 

  “补偿还是低了。”多个煤矿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煤矿小,重组过程中多半就要被别人吃掉,根本就没有话语权,很被动很担心。”更有矿主,直接对记者表示反对煤炭重组。 

  有矿主分析认为,建成一个30万吨的矿起码需要投资1.8亿元,补偿只达到投资的50%左右。他说,两年内要实现这样一次跨越仍有些令人担忧的问题。首先是政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其次是融资难。 

  与此同时,近年来,煤炭主产区大规模关闭整合小煤矿后留下的产能缺口补充较慢加剧了今年的电煤紧张。贵州省经信委经济运行协调处处长张全毅介绍,目前,全省日进电煤15万吨左右,日均消耗16万吨左右,缺口超过1万吨。 

  与旺盛的需求相比,多个产煤大省的煤炭产量较往年均有提高,但是,仍然跟不上增长过快的用电需求。据贵州省能源局统计,1至4月,贵州累计完成原煤产量5018.93万吨,同比增长近10%;销售电煤1657.2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357.93万吨。 电煤的增加仍然难以应对用电量的快速增长。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