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社会资讯
三门峡:投资“大拉动”转型“大提速”
发布日期:2012-01-31 15:17:31 来源: 河南日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524336)

  (记者 吴烨)新年伊始,三门峡项目建设便推出“重磅”:1月5日上午,三门峡市29个转型升级重大项目在市区及所属各县市同时开工,总投资达187亿元,系该市历史上一次性开工项目最多、投资额度最大的一次。这是该市坚持项目带动、强力实施“四大一高”战略的又一成果。

  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三门峡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平稳较快发展的良好态势:当年该市确定的总投资1253亿元的213个重点项目,年度完成投资392亿元,其中列入省政府考核的重点项目提前4个月完成年度投资计划。在用电量和万元GDP能耗下降的情况下,预计全年生产总值达到1050亿元,增长13%以上,人均4.68万元以上。在转型发展道路上,三门峡人又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从“黄、白、黑”到“四大一高”

  曾几何时,三门峡依托丰富的矿藏资源,大力发展资源型开采、生产和加工业,已经成为河南省乃至全国重要的金属和能源开发与生产基地。但是,随着资源开发强度的不断加大,支撑经济发展的黄(黄金等有色金属)、白(铝土)、黑(煤炭)等主要矿产出现资源危机,甚至是枯竭现象。三门峡作为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一产不优、二产不强、三产不大的现状,工业占了全部经济总量的67%,而资源性工业占据了工业总量的70%。如何破解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难题,成了三门峡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心。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三门峡带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国务院《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支持三门峡等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改造提升三门峡等地区性交通枢纽,支持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开展区域协调发展试验;省九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建设郑洛三工业走廊、打造洛三济焦经济板块等要求。

  三门峡市委书记杨树平说,中原经济区建设为三门峡的转型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强力实施以大通关、大交通、大商贸、大旅游建设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一高”战略,其核心是激活投资、出口和内需三大经济增长要素,实现调优一产、调强二产、调大三产,三次产业协调运转,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步伐,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落到实处。

  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该市都在春节长假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召开项目建设动员大会,强力推动项目建设大发展。他们持续开展深化、强化项目建设年活动,建立完善了组织领导、项目编制、资金保障、责任落实、督查推进、考核奖惩六大项目建设推进机制,集全市之智,聚全市之力,促进了项目建设和投资的持续增长。

  2009年以来,该市共实施重点项目581个,总投资3310亿元,累计完成977亿元,其中,转型升级项目200个,总投资达1078亿元,累计完成投资376.7亿元。转型升级项目无论在项目个数或是完成投资量上,占重点项目的比重都超过三成。

  在连年投资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仍保持强劲势头。2008年,该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2.77亿元,增长38.2%,高于省7.5个点;2009年,完成553.31亿元,增长37.2%,高于省6.6个点;2010年,完成677.49亿元,增长22.4%,高于省1.4个点。预计2011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750亿元,增长25.2%,人均投资量超过3.3万元,这个指标不仅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处于“领头羊”地位,而且在河南省也处于领先水平。

  在项目建设支撑和投资拉动下,该市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该市发改委的有关负责同志推算,2008年至2011年,投资拉动对三门峡经济的平均贡献率达90%以上。

  “大通关”:以开放带动经济转型

  1月15日,位于三门峡市区南部的三门峡海关大楼主体工程顺利封顶。这个于去年3月批准成立的机构,与2010年9月挂牌营运的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和在此之前落户三门峡的国家铝及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共同构成了该市的“大通关”机制。

  “过去我们每办理一批铝合金车用轮毂出口,就得跑到1000多公里以外的青岛去办理,仅每年的运输费就是1000多万元。现在有了铝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机构,我们办理检验和出口,真是太方便了。”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院宗娇的一席话,道出了当地铝制品生产企业的心声。

  三门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铝合金车轮的厂家, 产品除供应国内市场外,还大量出口北美、欧洲、澳洲市场,是北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制造商配套轮毂境外定点制造商。

  “大通关”机制提高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实现提速、减负、增效,让越来越多的三门峡企业从中受益。

  在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帮助下,三门峡骏通专用汽车公司2011年3月开始实现产地出口报验,不足10个月时间,骏通专用汽车出口已跨越千台大关,达1003辆,货值达4723万美元,成为我省仅次于宇通和日产的第三个汽车出口大户。

  果品出口则进一步巩固了面向俄罗斯等地的贸易渠道。继2010年首次通过满洲里口岸出口果品之后,三门峡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去年8月再次组织该市果品企业前往黑龙江省,开展面向俄罗斯的出口推介活动,共签订了16300吨果品边贸供货合同和6000吨直接出口供货合同。目前三门峡缘份果业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获得天津、河北、青岛口岸直通放行资格,灵宝宝励浩食品工业有限责任公司等2家企业被评为绿色通道企业。

  更令三门峡人津津乐道的是,“函谷红”茶面市仅1个多月,就登上了世界最大食品博览会——2011年德国科隆世界食品博览会的展台。而当地人再熟悉不过的传统优势产品食用菌,目前已有49吨直接出口。

  数字显示,2011年前11个月,全市40家进出口业务企业实现外贸出口13869万美元,同期增长73.7%,出口增幅居全省第三,提前1个月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其中出口果汁突破1亿美元,成为我省出口额最大的食品。

  “大交通”:以基础硬件引领经济转型

  在河南省率先进入“高铁时代”的三门峡,近年来围绕打造豫晋陕三省交界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的目标,着力构建“三纵四横”综合交通体系。“三纵”即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大通道(三门峡段)、三门峡至淅川高速公路、国道209线,“四横”即陇海铁路、郑西高铁、连霍高速、国道310线。

  2011年是三门峡在建大交通项目最多的一年。这一年,全市境内在建重大交通项目4个,总投资196亿元,总里程278公里。为此,市委、市政府采取许多切实有效的措施,成立了交通枢纽建设指挥部,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和工作领导到位、协调到位、落实到位,为项目建设提供最优良的环境。

  三(门峡)淅(川)高速灵宝至卢氏段从酝酿到开工,用时193天,实现当年立项、当年批复、当年开工、当年形成施工高潮,创造了高速公路建设的“河南速度”,同时创建了环境保障与建设管理最佳结合的“三门峡模式”,被省优化办评为建设环境先进单位,被省交通运输厅评为建设管理先进单位。截至去年底,年度投资计划18亿元的三淅高速灵宝至卢氏段,已完成投资20亿元。

  其他3个在建重点交通项目也都提前或基本完成年度计划。年度投资计划3亿元的郑卢高速洛宁至卢氏段,已完成3.2亿元;年度投资计划20亿元的连霍高速三门峡段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投资19.54亿元;年度投资计划6亿元的三(门峡)灵(宝)快速通道项目,完成投资5.7亿元,全线路基贯通。

  除了“三纵四横”骨干工程,2011年该市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其中农村公路方面投资2亿元,新改建县乡公路150公里,投入建养资金1.37亿元;实施“安保工程”72.63公里、新建乡(镇)养护站5个,普修、拓宽、绿化道路6000余公里。

  目前,全市拟在“十二五”期间建设的大交通项目有6个,总里程256公里,总投资280亿元。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大通道、三门峡至平顶山铁路、郑州-卢氏高速公路、黄河公铁两用大桥等重点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推进。

  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新的交通黄金十字架正在形成。

  “大商贸”:以调优产业结构助推经济转型

  从连霍高速三门峡东站进入市区,沿涧河一路西行,沿途的三门峡汽车城、金三角建材物流港一派车水马龙、人气鼎盛的繁华景象;远眺市区核心商业圈和特色商业街区,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展现出一个现代大气、魅力四射的商贸新城。

  近两年,三门峡人抢抓“三纵四横”交通枢纽带来的机遇,围绕建设黄河金三角区域性商贸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的目标,先后规划建设了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三门峡商务中心区,同时抓好四大物流园区建设。

  2011年9月启动的以三门峡南站为中心的商务中心区建设,同步引进了义乌国际商贸城、名嘉广场、香港南大洋商贸物流中心等商贸项目,城市新中心和面向黄河金三角区域的高端服务平台正在打造,即将成为展示三门峡城市形象的崭新窗口。

  在此之前开工建设的、以湖滨广场为中心的核心商圈建设,已经有大中海商业文化广场、家乐福、华润万家、肯德基和七海物流等一批现代商贸流通企业相继入驻,商贸区域渐成规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在初具规模的金三角物流园区,3000吨级煤炭物流中心、果品冷链、汽车、建材等大型物流、仓储配送设施建设正加快建设,已入驻企业18家,黄河金三角物流区域中心城市和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的地位得到确立。

  去年前11个月,该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5.3亿元,增长18%,服务业保持加速发展态势,预计全年增长11%左右,增速居全省前列。

  “大旅游”:以绿色生态产业促进经济转型

  素有“黄河明珠”、“天鹅之城”美称的三门峡,不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而且生态良好,具备把旅游业培育成为转型接续产业和新兴支柱产业的潜力和优势。

  近年来,三门峡积极推进“大旅游”建设,提出“以黄河景观为主线、黄河文化为内涵、文化山水为品牌”的旅游发展思路,搞好中流砥柱、函谷关、豫西大峡谷等传统景区的深度开发,抓好沿黄湿地公园、黄河丹峡等新兴景区建设,加快建设仰韶文化产业园、老子文化产业园和虢国文化产业园,重点培育文化体验游、休闲度假游等特色旅游产品。目前,该市已成功创建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被评为全省林业生态建设先进市;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取得突破性进展,2011年12月通过国家验收,并有望在今年5月份拿到国家森林城市牌子。

  去年5月,三门峡市连续第17年举办黄河旅游节,并倡议成立了全国最大的旅游区域合作组织——“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奠定了三门峡作为“黄河之旅”和“黄河文明”国家级旅游线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战略地位。

  2011年,三门峡进一步加大了旅游开发与宣传推介的力度。该市全年用于旅游开发的资金达到13.05亿元,同比增长28.6%,旅游招商引资签约金额高达31.5亿元。目前天鹅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荣膺4A级旅游景区,娘娘山旅游区成功创建3A级旅游景区,高阳山温泉度假区、黄河丹峡旅游区总体规划编制完成,渑池县岱眉山景区、三门峡温泉保健度假区等与投资商签约并开工建设。

  春赏满园青色,夏听高山流水,秋望红叶满山,冬恋天鹅翔舞……在北京、武汉、郑州、西安等地举行的三门峡旅游推介活动,不仅引起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中央媒体的高度关注,更吸引了旅游界人士敏锐的目光。在该市举办的“第二届百家旅行社金秋三门峡采风活动”,更是吸引了来自9省123家旅行社的董事长、总经理和媒体记者。武汉神州行旅游联盟还组织全国126家旅行社总经理专程来三门峡团购踩线。

  据介绍,三门峡去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4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16.9亿元,分别增长20%和30.6%,增幅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高新技术产业:以接续替代产业加速转型

  三门峡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加快经济转型的主要抓手,倾力推进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产业规模化。

  在高新产业规模化方面,近年来该市在新材料、生物、光伏及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发展迅速:速达公司年产20万辆纯电动汽车及50万套核心零部件项目,是世界上首次利用车辆震动能量回收进行再发电的纯电动汽车,拥有自主研发的多项关键技术。项目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年产值150亿元,利税30亿元;令国人骄傲的“神舟”系列飞船和“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其电子元器件的镀金材料,全部来自三门峡市恒生科技研发有限公司;三门峡鹏飞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节能灯,寿命达6000至8000小时,比普通节能灯节能80%以上;缘份果业拥有亚洲最大单线生产能力,采用膜技术提取苹果果胶、药用果胶,打破了国外产品长期垄断的局面……

  在传统产业高端化方面,三门峡市重点围绕五大传统支柱产业,着力在延环拓链上下工夫,推动传统资源型产业由“傻、大、笨、粗”到“高、精、特、优”转变。目前实施了华晟铝业公司年产6000万件高档铝合金炊具、鑫旺铝业公司年产3.5万吨高档铝箔、鸿美铝业公司年产10万吨铝型材、金源矿业1万吨压延铜箔、开祥化工年产20万吨1,4—丁二醇、义马综能公司日产1000万标方煤制气、景源果业公司年产10万吨果沙等一批重大结构调整项目,同人铝业公司年产60万吨铝合金铸件、河南煤化汽车铝合金零部件产业、中金集团黄金产业园等重大项目的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望在今年上半年开工。这些项目的实施后,将形成在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大截面铝合金生产基地、高档铝合金炊具生产基地和煤化工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黄金生产将由年产120吨增加到230吨,以铜箔为原料的电子产业发展也将开启一个新的空间。

  据三门峡市发改委负责同志介绍,该市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放在拓展自主创新平台、突破关键生产技术上。目前该市与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合作,论证制定了全市铝工业技术线路图,建立了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与此同时,该市已有3家企业被认定为全省首批院士工作站,方圆股份、华鑫铜箔等28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义马煤化工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全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三门峡产业集聚区和渑池产业集聚区被确定为河南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2011年,该市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32项,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53.1%,成为拉动全市经济持续发展的增速器。

  通过持续实施“四大一高”战略,不仅使三门峡平稳渡过2008年的经济危机难关,而且促进了项目大建设,投资大拉动,转型大提速。该市2008年至2011年4年累计完成固定投资达2500亿元,人均完成投资量近11万元,是全省平均水平的2倍。

  谈及三门峡的项目建设,市长赵海燕介绍,2012年,按照市委提出的“求转、求进、求实”总体要求,该市初步确定“四大一高”项目215个,总投资达2000多亿元,当年计划完成投资400亿元以上,努力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发展,力争5年内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工业增加值和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等4项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双翻番”。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