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保健资讯
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回暖” 乡镇卫生院受益获新生
发布日期:2011-01-22 14:59:43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447675)

  阅读提示

  一个走下坡路的乡镇卫生院,受益于各级财政资金的投入重获新生。

  生存压力变小之后,山东平原县王凤楼镇卫生院积极介入公共卫生服务,成立了农民免费查体中心、“健康咨询110”等,把关注重点转向为群众查体防病,普及健康的生活习惯。同时,卫生院还主动控制看病成本,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2010年,门诊病人增加了5100多人次,住院人次却比上年减少。

  王凤楼镇中心卫生院是山东省平原县乡镇医院中的“领头羊”。眼下,正当基层医疗卫生行业“回暖”,但卫生院住院病人却呈递减趋势。平原县卫生局局长任善义说:“住院病人减少,这是卫生院运行质量大幅提升的见证,是卫生院转换角色、大力提供公共服务的自然结果。”

  多级资金投入基层医疗

  “走掉的职工陆续回来,患者也渐渐回流”

  王凤楼镇卫生院成立于1965年,上世纪80年代进入鼎盛时期,发展成为平原县的“名院”,当时全县患者有一半多到这里来看病、住院。上世纪90年代,与全国大多数乡镇卫生院一样,开始走下坡路。院长刘兆军回忆说:“前几年,这里是一片破旧平房,医疗设备落后,有的生了锈,病房、检查室夏天漏雨、冬天结冰,一天来不了几个病号,大夫们也陆续走了不少。”

  2005年初,德州市实施了全市37处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王凤楼卫生院名列其中,获得“省长扶贫基金”50万元,市里又拨付专款120万元,县、镇两级又分别配套支持,建起了新门诊楼。今年,又争取到了国家项目资金90万元,投入400多万元建起了综合病房楼,新增床位60张。

  中央、省、市、县资金的投入,“救活”了这个乡镇卫生院,也恢复了卫生院职工的信心。之前走掉的医院职工陆续回到卫生院,并带回在大医院、名医院所学的专长,患者也渐渐回流。同时,卫生院购进了美国产CT、意大利产全自动生化仪、德国产CR放射后处理系统、韩国产彩超等先进设备,开展了白内障复明术、髋关节置换术、剖腹产、各类肿瘤手术、中医药适宜技术、精神卫生专科等30多项新技术。目前,医院职工达到95人,其中,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占到总人数的33%。

  开始转向公共卫生服务

  “健康查体是帮群众防病,防病比治病更重要”

  去年是我国新一轮医改向纵深推进的重要一年。这一年,王凤楼镇卫生院明显感受到了“医改电波”的辐射,“原来基层医疗卫生行业赚钱经营、养家糊口的压力大,如今,新的医改正在把卫生院转向以公共卫生服务为主,我们生存的压力小了。”刘兆军说。

  据刘兆军介绍,2010年,王凤楼镇卫生院积极开展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为群众健康查体。全年共为2.4万名农民健康查体,建了健康档案,建档率达50%,被群众誉为“政府送给百姓的健康大礼包”。据统计,一年内全镇共筛查出糖尿病580例,冠心病600多例,高血压及并发症1200多例。除国家规定的检查项目外,该院又组成小分队,进村入户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做眼部健康检查,共查出白内障患者120多人。

  “防病比治病更重要,给群众治好病是医生的天职,但能通过超前服务帮助群众查体防病并倡导科学的生活习惯,这是医院公共服务的职责,是医德的最高境界。健康查体活动,就是一个帮群众防病的过程。”刘兆军说。目前,王凤楼卫生院已经成立了农民免费查体中心、“健康养生宣教长廊”和“健康咨询110”,2010年共纠正群众错误用药360多人次,群众用盐过量、饮酒吸烟过量、食油过量等不科学生活习惯得到极大转变。医院门诊部主任赵书波分析说:“很多病尤其是心脑血管方面的疾病,只要提高警惕、加强预防,自己是可以控制的,今年住院病人的大幅减少,虽然不能完全归因于开展健康教育、健康查体,但无疑与其密切相关。”

  去年,围绕“农民健康档案怎么建、健康知识如何普及”,平原县连续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乡村医生培训。任善义说:“过去培训乡医,主要是培训如何治病;今年的培训,则转向了以防为主。”通过这样的培训和普及,平原县要让诸如“每天6克盐”这样的健康知识家喻户晓。坊子村村民闫世峰不久前感觉右手麻木,来到乡卫生院一查,血压、血脂都严重超标,不过幸好还没形成血栓。卫生院对他进行预防治疗的同时,详细讲解了健康知识。老闫说:“输液的同时,不但知道了盐要少吃,酒要少喝,甜食也要少用!”

  不让乡亲多花钱

  “不该住院一律不住院,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

  “国家为什么要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的投入?不是为了扶持医院和医务工作者多挣钱,而是为了改善老百姓的就医条件;医改的方向和目的是什么?不单纯是为了提高医疗水平,而是为了让弱势群体就近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任善义说,“乡镇卫生院压力小了,责任却比以前大多了。”

  乡镇卫生院离农民最近,农民80%的病都是在这里治疗、康复,卫生院的运行质量与老百姓的利益密切相关。2010年,平原县在王凤楼卫生院成功探索了两项改革:一是通过调整医生考核奖惩办法,根治“大处方”和“过度医疗”;二是通过药品招标采购,把药品加成从50%多降至20%左右,28种常用药价格下降40%,扭转了“以药养医”的局面。目前,这个做法正在全县18处乡镇卫生院推广。

  刘兆军介绍说:“前几天,张八庄的一个村民来看颈椎病,医生给他进行了免费按摩,然后拿了两包药,光给他讲注意事项和保健措施就用了20分钟,这在原来是不可能的。新农合制度让农民看病能报销,有很多患者来到医院主动要求住院,实事求是地讲,住院病人多了,能够直接增加医院收入。可现在,通过医改,医院树立了科学的、可持续的发展观,不该住院的一律不让患者住院,能吃药的不打针,能打针的不输液,绝不让百姓多花一分钱。”

  根据实际需要,平原县把新农合报销比例从30%提高到65%,报销封顶线从1万元提高到了5万元,报销药品目录新增了38种,新开通12种慢性病门诊报销。2010年,王凤楼镇卫生院的住院人次虽然比上年减少667人,但门诊病人却同比增加了5100多人次;全年门诊和住院报销总数达47800多人次,报销总额达171万余元,同比分别增加3000多人次和50多万元。这“一减三增”简单的变化,是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有力证明。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