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农产资讯
辽宁阜新县200万亩农业示范带建设高起点开局
发布日期:2014-09-30 13:41:07 来源: 辽宁日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143058)

  

  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工程自去年年末启动实施,省、市领导高度重视,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上下扎实推进,果品林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畜禽养殖小区等项目均超额完成任务,全县的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实现了高起点开局。

  开局之年遇旱不乱

  今年是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开局之年。早在去冬今春,针对当地农民普遍对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缺乏认识的实际情况,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组织各级党员干部深入农户家中做思想动员工作,终于在开犁前成功流转了28.6万亩耕地,为高效农业项目落地打下坚实基础。于是,今年该县一个个帮民致富的农业项目接连落地,一项项配套举措次第落实。

  就在人们根据当地今春 “风调雨顺”做出了“又是一个丰收年”的预测时,夏秋两季连旱突如其来。这不仅动摇了许多农民丰收的信心,也给刚刚启动的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出了一道高难度的考题。阜新县委、县政府决策者清楚,这道题如果回答不好,很可能会搞砸新上马的农业生产项目、辜负广大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部门的信赖。

  阜新县上下立即投入到抗旱保收的战斗中来。他们在排查灾情过程中发现,凡是落实了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项目的地方,其农业项目基本都表现出了较强的抗灾能力,与周边农民“靠天吃饭”的雨养农业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对比。

  经过示范带建设半年多的实践,农民群众对示范带的正面认识也不断强化。广大农民不仅对土地流转、集约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且示范带内土地流转也让部分农民根本不必再担心收成的问题,农民既稳定增收又规避了灾害风险。而流转后的耕地由于适时配套节水设施,组织起抗旱自救生产来,也显得更为从容。

  大旱之年,民心安定,多亏了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同时,农民的思想转变也 “水到渠成”,为下步开展工作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

  边缘乡镇抢着“打样”

  现代农业是阜新县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规划中,该县有26个乡镇被涵盖在内,区域之外还有9个乡镇。那么,是否这9个乡镇就不需要发展现代农业了呢?采访中,这9个边缘乡镇中的于寺镇、福兴地镇却令人瞩目。年初,也正是土地流转深入开展的关键时刻,阜新市组织全市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地区的负责人到阜新县于寺镇的张庆年家庭农场参观学习。前不久,阜新县召开全县沈阜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推进大会,福兴地镇和另外5个乡镇一起上台作示范带建设典型发言。

  无论是于寺镇、还是福兴地镇,能为全县各乡镇“打样”,凭的就是他们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的业绩。现代农业生产模式在大旱之年优势尽显,才得以给全县各乡镇做示范,这是现代农业的胜利,是先进生产力的胜利,引发了全县各乡镇的思考。正如县委书记马永生所言:“就咱们阜新县而言,绝非只是被划进规划区里的26个乡镇才算示范带内的项目,要我说,只要你干得好,全县都可以是示范带! ”

  “本来以为我们福兴地被沈阜200万亩示范带建设给划到外边了,沦为边缘镇了,刚开始还有点心里不是滋味。 ”谈及此事,福兴地镇党委书记齐金海十分兴奋,“可没想到,经过我们积极请示、汇报,县里在水、电等诸多配套政策上都让我们享受到了和示范带乡镇同等的待遇,我们深受鼓舞。 ”

  因地制宜科学发展

  为进一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该县抓住沈阜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建设的机遇,从土地流转着手,圆满完成了第一年的建设任务,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总结,各乡镇结合自身实际,也逐渐形成了各自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

  老河土镇坚持以土地流转为抓手,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实现规模经营。目前,该镇共有家庭农场9个,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71个,共流转土地1.4万亩。其中,嘉河家庭农场、隆飞谷物种植家庭农场、立强花生种植合作社土地流转面积均在2000亩以上;雨铭谷物家庭农场、众合谷物种植家庭农场、军华花生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面积均在1000亩以上。

  王府镇通过积极研发包装农业项目,大力宣传示范带建设优惠政策,广泛开展域内外招商活动。目前,由阜新市关东肉业有限公司投资2000万元建设的设施农业“千亩棚桃”项目,一期工程的油桃树苗已栽植完毕,预计春节前后油桃可以上市。二期工程预计投资200万元,建设一座3000平方米恒温库及一个占地10000平方米农产品交易市场,项目建成后,将形成集棚果生产、储藏运输、市场交易、休闲观光、农事体验、果品采摘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另外,烟台村北山的蒙古贞庄园都市农业项目、西辉彤村的王府休闲农庄都市农业项目、永生养羊小区等项目均在扎实有序推进中。

  目前,全县已因地制宜建成了91处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的现代化农业精品工程。示范带内打造了一批集中连片千亩果园;发展了一批集中连片千亩暖棚、万亩花生和千亩玉米等设施农业和精品农业;建设了一批家庭农场和都市农业项目。这些亮点工程不仅得到了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也成为该县示范带建设的典范。同时,农业开放水平也不断提高。今年上半年,全县研发包装大型农业项目84个,与辽宁金果实业、亿阳集团、丰泽树莓等53家农事企业签订了投资协议,投资额近30亿元。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该县农业投入不足的缺口,注入了发展活力。□本报记者/郭宝平

  十家子村农民在节水抗旱的温室大棚内为西红柿人工授粉。□本报记者/郭宝平 摄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