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登录特产在线
首页 >> 新闻中心 >> 消费资讯
杭州物价上涨补贴机制:物价涨得越快补贴越高
发布日期:2011-08-30 09:34:30 来源: 人民日报 编辑:tczx 浏览次数:(6449484)

  作为我国较早试水“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的地区之一, 2008年7月,杭州在全国率先建立物价上涨补贴“两个联动机制”,紧跟市场反应调整补贴标准。实行三年来,实际成效如何,记者进行了调查走访。

  启 动

  物价涨得越快,补贴程度越高

  “那时候真是感觉东西贵了,每天买菜都要花掉不少钱。”家住杭州市松木场社区的郭大妈是一名退休工人,回忆起2007年全国范围粮油价格大涨时告诉记者。为了帮助低收入群体渡过难关,杭州市开始面向低收入群体发放临时性的物价补贴和生活补贴。

  由于临时性的物价补贴发放时间滞后、标准偏低、补贴范围过窄,低收入群体入不敷出现象严重。“7月份物价就涨了,到了年终才发补贴,这中间的几个月简直是‘青黄不接’。”当时经常有居民到社区诉苦。

  2008年7月,杭州市开始试行物价补贴“两个联动机制”,即“低收入群体临时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和“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浮动补贴”。

  考虑到低收入群体的实际消费情况,杭州市物价局专门研究了一套科学计算方案:每月测算出与物价紧密挂钩的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COLI),如果连续3个月涨幅达到或超过3%,就会启动补贴程序。这个指数在走势上与消费价格指数(CPI)基本一致,涨幅高于CPI,确保低收入群体的补贴收入增幅超过CPI涨幅。

  “简单地说,物价涨得越快,我们补贴的程度就越高。”物价局的负责人解释道。

  除了低保户,退休人员也是受物价影响较大的群体,杭州市根据价格上涨金额、人均月消费量等确定退休人员浮动补贴发放标准,2008年7月退休人员物价补贴由原来固定的35元,提高到74元。

  专家点评(杨立雄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副教授,下同):

  以前,很多地区没有建立最低生活保障与物价的联动机制,往往在物价高涨、居民普遍不满时,采取一些临时性的措施。由于没有制度的约束,全靠地区领导者的自觉程度和道德水平,从而造成应对物价时各地标准有高有低,补贴标准差距相当大。要提高补助力度,决不能靠人为因素,而要靠制度,即建立最低生活保障补贴标准与价格指数挂钩的联动机制。

  管 理

  确保把补贴发给最需要的人

  记者从杭州市民政局了解到,享受补贴的对象主要为杭州市区的低保困难家庭以及企业退休人员。退休人员名单可以追溯到原单位,但低保户名单则存在着较大变数,以往漏报、不实的情况多有发生。

  “成大姐,你又来‘家访’困难户呀?”成徐芳是杭州上城区的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每次到社区察访生活困难的居民时,大伙都热情招呼。成徐芳说:“有些人对政策不了解,有些人觉得公示名单没面子不愿申请低保,都会错过物价补贴导致生活困难。我们的工作就是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个困难户。”

  为了避免有人冒领、多领,确保把补贴发给最需要的人,杭州市民政局对低保户名单进行日常动态管理,通过创建低保帮扶救助三级审批系统,实现了全市帮扶救助工作全过程的网上统一管理。

  每个季度首月的上旬,杭州市财政局社保处会收到一份发放名单。在工作人员对名单进行审核之后,补贴款进入发放程序,将如期打入每一位低收入居民的个人账户里。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物价补贴的资金来源,统一由财政预算内安排。今年上半年共计向困难群众发放物价补贴959.68万元,由市、区财政各承担50%,由区财政垫付,年终进行结算;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补贴共计1.04亿元,由市财政预算内资金安排解决。截至2011年6月,杭州共发放物价补贴约7.8亿元,受益人数超过35万人,其中企业退休人员33.1万人,低收入群体2.18万人。

  杭州市财政局的负责人表示,随着物价上涨幅度越来越大,物价补贴一再创出新高,两级财政也面临一定压力,“但一定要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无论如何都会全额保障”。

  专家点评:

  目前,我国最低生活保障资金的分担机制还不健全。我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第四条规定:“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制”,即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事权管理在省、地级市和县级。同时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管理工作”。也就是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主要由县财政承担,甚至有些地区乡镇财政也要承担这种责任。而我国的税收体制决定了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较弱,目前省级财政、中央财政要对区县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进行补贴,但补贴多少没有依据。

  未来的改革应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新划定省政府和区县政府的事权和财权。县级事权管理应以家计调查和待遇发放等为主。适当减轻县级财政责任,增加省级财政责任。二是建立中央、省、市(县)财政分担机制。中央与省市的财政责任分担、省市与区县的财政责任分担均应以地区发展程度为依据。越发达的省份和区县,承担的财政责任越多;反之,则少。三是设立价格补贴专项资金。各级财政设立低收入居民价格补贴专项资金,将其列入财政年度预算,实行专款专用、专户管理,在低收入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上涨幅度较低时积累,在价格上涨幅度较高时使用。

  成 效

  物价补贴真是雪中送炭

  “苏阿姨,你家二季度的物价补贴发下来了,共717元。”7月10日下午,家住杭州翠苑街道的低保户苏桂凤接到社区救助帮扶工作人员的电话后,马上去了银行,取出700块钱,顺道去菜市场买了一斤牛肉、两斤鸡蛋、几把青菜以及一袋挂面,准备给丈夫女儿改善一下伙食。

  “以前1.5元一斤的小青菜、毛豆,现在都要3块多。牛羊肉要二十多块钱一斤,我们平时舍不得买。”说着,苏阿姨给记者算起了这个月“生活账”:水电煤300多元,廉租房租金50元,孩子学习费用100元,生活用品200元,剩下不到1000元基本都花在伙食费上。“平均一天30多块,三个人吃饭,日子紧巴巴的,这700多块的物价补贴,可真是雪中送炭!”

  苏桂凤平时打点零工,丈夫患有癫痫不能工作,女儿下半年读高一,每月1600元的低保金是这个三口之家唯一的收入来源。每月将近240元的补贴,相当于增加收入15%,是一笔不小的数目,有效缓解了物价上涨带给这个家庭的影响。

  据杭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7月份,杭州市区城镇低保困难家庭、农村低保、区级救助圈城镇人员、区级救助圈农村人员发放的补贴金额分别为每人每月116元、99元、87元、74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品价格浮动补贴标准为111元,补贴发放标准之高,走在了全国、全省前列。

  据悉,浙江省其他县市也在逐步推进物价上涨补贴联动机制。各地在借鉴杭州市科学测算方案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当地的财政情况,尤其是有些退休人员人数较多、财政收入较低的地区,则在补贴标准的设计制定上适当降低补贴幅度,确保惠及更多困难群体。

  专家点评:

  现有的制度无法完全保障低保受助者应对高涨的物价。低收入人群的消费主要以食品为主,而物价统计了八大类商品的价格。事实上,从最近十多年的物价发展趋势看,食品价格指数一直高于总消费价格指数。保障低收入者的生存,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价格联动机制。另外,随着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们对贫困的看法也有所改变,因此,贫困标准也应与收入水平适当挂钩,以保持每一个时代的贫困者保持与这一时代相称的基本生活水平。

特产在线微信二维码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为好友